2020-01-20 09:30:27
□来昌荣 文/图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枢纽,与区县级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上联下接,直接承担着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疾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救治的任务。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健康扶贫惠民政策的落实,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
“变化是可喜的,值得注意的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省政协常委、安康市中心医院教学副院长吴双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工作之余,吴双有与同事在西安、安康、宝鸡等地走访调研了100多家乡镇或社区卫生院,他们发现: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项目少,不能开展血液透析、输血等业务;部分卫生院不能开展急诊救治,急救人员的急救能力及设备要求都不达标。吴双有说:“一些乡镇卫生院仅有换药室,只能做简单的清创缝合术,国家卫健委《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19版)》要求的外科手术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
“人的生命是极为脆弱的,急救时间不能浪费分毫,这就要求基层卫生院在急求能力上有所保障。”吴双有介绍,按国家卫健委2019版评价指南要求,乡镇卫生院至少应配备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空气消毒机及与诊疗科目相匹配的其他设备。
吴双有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卫生院设备已运行10年以上,处于坏损状态,功能无法满足医疗需要;人员编制不足,外科医师、妇产、儿科等专业医师奇缺,没有麻醉师,不能保障外科手术麻醉,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像分娩、普通的外科手术等,乡镇医院都无法承接,大量的患者涌向市县医院,这也是造成市县医院‘人满为患’的原因之一,更让不少病人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吴双有无奈地说。
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调研,今年省两会上,吴双有提交了《关于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建议》的提案。他建议,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文件标准,推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加强乡镇卫生院临床科室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和重要设备缺乏的现状。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人,许多本科医师不愿待在乡镇,工资待遇、编制问题都是影响因素,目前卫生院人员编制数均不足以满足区域需要,最严重的是卫生院编制人数仅占全院职工数的30%左右。”因此,吴双有建议,要利用医共体建立乡镇卫生院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让优秀的医疗人才能够进得来、留得住,使乡镇卫生院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020-01-20 09:26:50
□记者 赵坤 /文 杜静波/图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1月18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最后一次分组讨论即将结束时,已至耄耋之年的省政协委员贠恩凤拿起话筒,想用一首《南泥湾》来为陕西发展祈愿,为人民祝福,怎奈嗓哑,唱了两句后只得作罢。
歌声虽短,但贠恩凤真挚的情怀却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热烈的掌声瞬间充满了整间会议室。
感动的同时,此情此景也让现场的省政协委员沙莎陷入了沉思:作为文艺资源大省的陕西,随着岁月的更迭,路遥、陈忠实、刘文西等老一辈文艺家逝世,贾平凹、赵季平、王西京、贠恩凤、冯健雪、刘远等一批响当当的文艺家也日渐衰老,未来陕西的文化艺术之路会如何?
“任何时候,青年文艺家都是时代的中坚力量,但是现在,我们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状况却令人堪忧,成(文艺)‘家’困难重重。”为了推动陕西文化艺术持续大发展、大繁荣,今年省两会上,沙莎特意带来了一件《进一步加大支持我省艺术家走向全国全球的建议》的提案,希望为陕西青年文艺工作者代言,帮助政府破解文艺“后劲”不足难题。
“艺术家成就时代,同样也是时代成就艺术家!”1月18日下午,在委员驻地房间,已是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的沙莎,用自己的经历向记者讲述了这句话中的含义。
沙莎出生于景色秀丽的陕南汉中一户普通教师家庭,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到哪里都会不由自主地“唱两句”。由于当时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多是一起放牛、田野撒欢,嗓音甜美的她便成了人群中不可或缺的“天籁之星”。
后来,经过陕西省艺术学校、西安音乐学院等校园学习的积淀和毕业后的不懈努力,沙莎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小伙伴的赞美,老师们的鼓励,文艺界前辈们的指引,追求梦想时没有太大的生活压力……”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史,沙莎笑了,连称自己很幸运。
然而和她相比,如今的文艺界,太多太多的青年一辈文艺工作者受生活所累、创作受限,大量的传统文化处于“野生”状态。
沙莎说,在我省,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的收入并不像外界看起来的那么“滋润”,绝大部分基本工资不足2000元,加上偶尔演出或创作的绩效,全年平均月工资3000元左右,国家一级演员的她基本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但他们的创作成本却远远不止这些:一首四五分钟的单曲,想要稍好点的伴奏,制作费在10万元以上,一张专辑的费用动辄百万以上;年轻画家在成功签约画廊和美术馆之前,基本上入不敷出……同时,陕北民歌、陕南民歌、秦腔等传统文化在当代年轻人中不受欢迎,传统艺术家发展空间被挤压,传承发展困难重重。
“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我省文化活力不足、市场未全面打开和人才的流失。”为此,沙莎在提案中建议,由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创造良好的艺术发展环境,并为艺术家举办文艺作品全国、全球巡演,书画作品全国、全球巡展,打通陕西与全国各省、各市艺术交流的渠道,扮靓陕西文化艺术品牌,让陕西元素走向全国、全球。
同时,建立健全艺术赞助机制,通过专项拨款、企业赞助、为专业领域提供发展机会等方式,为青年艺术家发展搭建多维、立体、开放的平台,提高青年艺术家收入,缓解生存压力,让他们在发展之路上更多地向(艺术)“家”前行,而非为财而谋(歌)“星”。
此外,要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帮助传统艺术家通过网络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并通过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赋予秦腔、陕北民歌新形象、新内涵,使其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收获更多受众,成为新时代的新时尚,讲更好的陕西故事。
虽然对未来仍有担忧,但看了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划,感受着委员们越来越高昂的履职责任感,沙莎认为,在全民协力推动下,不久的将来,陕西艺术的创作会更加激情四射,繁荣昌盛的艺术之花也必将在三秦大地绽放,让世人感受秦韵魅力。
2020-01-13 09:04:41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介绍,近几年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遗址核心区域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处发现70余件精美石雕,雕刻内容大致可分为“神面”、人面、“神兽”、动物和符号五类。系列测年数据显示,这批石雕的年代应不晚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主体内涵为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城内面积逾400万平方米。 新华社发
更多2020-01-10 09:33:53
王超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工务段的一名探伤工人,他所在的德惠探伤班组共有7人,负责京哈铁路德惠至松花江桥段38.5公里的钢轨、道岔和焊缝探伤检测工作。探伤工人犹如B超医生一般,利用超声波探伤仪等仪器对铁路钢轨进行“体检”,检查是否存在肉眼瞧不出的“疑难杂症”。
数九寒天,地处中国东北的吉林省最低气温已低至零下20摄氏度。寒冷不仅考验着钢轨的承受力,更时刻“折磨”着钢轨探伤工。王超及其班组成员每天作业时要行走七八公里,没膝的积雪、脚上的冻疮对他们来说已司空见惯。
2020年春运将于1月10日拉开帷幕,为期40天,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发送旅客2780万人。春运期间,将有无数如王超一样的基层铁路工人无畏风雪严寒,默默守护旅客们回家的路。
“今年春运,希望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能让列车开得更稳,让更多旅客平安回家。”王超说。
2020-01-10 09:26:06
当日,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上阳化村立起高达20多米的巨型独杆秋千,村里男女老少轮番上阵,开始一年一度的“缚秋打秋”迎新春活动。据悉,上阳化村的“缚秋打秋”活动已有700多年历史,每年腊月到来年农历二月,村民们都会通过荡秋千祈愿吉祥、健康。
更多2020-01-08 08:49:56
韩国乘客在通过微信支付16元打车费时,不慎多按了两个“0”,错付成了1600元。1月7日,西安的哥刘宁威终于见到了这位韩国乘客,并将错付金额悉数归还。
1月4日晚11时许,西安爱丽丝出租汽车有限公司司机刘宁威在西安市锦业路拉了一名男乘客,该乘客不会中文,用手机向刘宁威展示目的地名称“长安区万科城”。到达万科城后,乘客按计价器上的16元进行了微信支付,由于手机收款提示音有些延迟,直到乘客下车,刘宁威才发现付错款:“一听到手机提示‘微信收款1600元’,我赶紧回头找人,但人已经不见了。”
从事出租车司机行业多年,刘宁威还从未收过如此“巨额”的错付车费。随后他赶紧向车队和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登记报备,并通过媒体寻人,希望能找到这位乘客。1月7日11时,刘宁威终于在车队见到了这位韩国乘客和翻译人员。乘客通过翻译表示,自己在三星工作,当晚喝了点酒所以付错了车费,酒醒后才反应过来,幸好最后通过西安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找到了这位暖心的哥。
见面后,刘宁威要将多付的1584元转给这位韩国人,对方连连摆手说,只退回1500元就可以了,但刘宁威还是转了1584元。
“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是咱应该做的。”他笑着说。 (孙新华 实习记者 张涵博)
2020-01-08 08:49:00
1月6日,农历节令小寒,天空飘着雪花。耀州区照金镇圣源小区里鼓乐齐鸣,人声鼎沸,铜川市易地扶贫搬迁“暖冬行动”捐赠活动正在举行,由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4800套取暖设备发放到易地扶贫搬迁户手中。
据悉,此次捐赠活动是在全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和入住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持续关注、关心移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入新阶段的一次重要活动。入冬以来,为妥善解决4680户14140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温暖过冬问题,在全市实现取暖运行补贴、取暖设备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共同筹资购买了价值50余万元的取暖设备4800套,帮助搬迁群众温暖过冬。
爱心企业代表、市政协各界爱心济困协会会长、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孝标说,小暖炉代表着大爱心,作为民营企业家和市政协委员,热心公益,回报社会,助力脱贫攻坚,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企业应尽的责任。维博 摄影报道
2020-01-06 09:29:38
当日,山西省平遥县迎来降雪,雪中的平遥古城银装素裹,美景如画。平遥古城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级城池之一,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2020-01-06 09:19:48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坚持循环发展理念,以周家山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褒城新型材料产业聚集区和中小企业孵化园为依托,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目前,一批促转型、惠长远、延产业的项目建成投产后,产业和人才聚集效应显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就近就业注入活力。
更多2020-01-06 09:09:57
□魏丹丹 文/图
“他们跳得真是动感带劲!”1月2日8时许,伴着《祖国你好》的乐曲,西安交谊舞团的队员们在西安兴庆宫公园南门广场上跳起了交谊舞,优美的舞姿使人们忘记了他们的年龄,而舞者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
都说岁月不饶人,但这些老年舞者却不由得让人感慨夕阳无限好。
重拾爱好成立舞团
“26年来,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训练,努力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刘喜玲今年62岁,是西安交谊舞团的团长,这支交谊舞团是她一点一滴创办起来的。
“我小时候就喜欢舞蹈,上学时还经常参加文艺表演。后来工作忙就放下了。”刘喜玲以前在西安印染厂工作,上世纪90年代印染厂面临倒闭,刘喜玲下岗了。失业的一段时间她无事可做,整天无精打采。在丈夫的建议下,她报了舞蹈班,学习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等。“其实在工作时,我落了一身病。学习舞蹈一年后,我整个人都神清气爽的。”刘喜玲说。
“那时下岗的工人很多,我就想把大家聚集起来,让大家跳跳舞,释放情绪。”1994年,刘喜玲和身边的姐妹成立了舞蹈队,刚开始大家以跳交谊舞为主,所以取名西安交谊舞团。刘喜玲主动担任了大家的舞蹈老师,她自己先提前学会舞蹈,再手把手教队员。
酸甜苦辣乐在其中
队员们对舞蹈熟练之后,就经常走上街头,走进广场,走进社区,走进公园等地跳舞。“我们内部规定,每周二、周四、周六都会到兴庆宫公园排练舞蹈。”
慢慢的,西安交谊舞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老人慕名加入,队伍逐步壮大。“我们从开始的13个人,到现在的500多人,也没做过什么宣传,就是口口相传。”刘喜玲介绍,现在西安新城广场、大雁塔、南门、大唐西市等公共场所都有西安交谊舞团的队员,舞蹈也从最开始单一的交谊舞,增加了秧歌、水兵舞、民族舞等。刘喜玲也越忙越精神,她每周二、周四、周六到西安兴庆宫公园训练场地指导,周一、周三、周日在大唐西市指导队员训练,每周只歇周五一天,有演出时还全天指导排练。
6年前,刘喜玲的老伴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她一边照顾老伴儿,一边还要协调好舞蹈队。“这些年确实很辛苦,但看到大家在舞蹈中获得快乐,我的心是甜的。”刘喜玲感慨地说。
刘喜玲还带领团队参加各类演出,让大家在表演中获得荣誉感和幸福感。
以舞为乐以舞会友
“我很喜欢跳舞,希望退休后能在这里找回自信,找回青春的活力!”65岁的李明2011年退休后经人介绍加入西安交谊舞团。她说,自己刚退休时心情低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总感觉要与社会、人群脱离了,产生了孤独和抑郁感。“交谊舞能够很好地填补老年人的孤独感,通过肢体接触,缩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距离,使大家获得快乐。”李明说。
王和、何莉是一对夫妻,他们是2019年退休后刚刚加入交谊舞团的。“我们的孩子在外地工作,闲着没事就加入了舞蹈团。我们夫妻俩谈恋爱时都没一起跳过舞,现在也算是弥补当年的缺憾吧!”何莉阿姨开心地说。
陈长江是团队中最年长的,今年78岁。“跳舞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认识很多同龄朋友。音乐一响,我整个人就精神了。”
“我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以舞为乐,以舞会友,以舞健身,拥抱青春活力,让大家的晚年生活更健康多彩,更幸福快乐。”刘喜玲说。
2020-01-03 09:28:22
针对盲人用药的实际困难,陕西省人民医院创新研发了“盲人合理用药系统”,该系统由盲文打印机、盲人用药提醒设备、盲人合理用药的穿戴设备及App等组成。盲人患者不仅可以通过这一系统自主求医问诊,还可以通过药品上的盲文说明得到服药指导。其中盲人打印机已经应用于门诊,累计服务盲人300余人,极大缓解了盲人看病用药难问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