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焦点
  • 政协
  • 即时
  • 陕西
  • 原创
  • 党派
  • 视频
  • 健康
  • 文史
  • 法制
  • 书画
  • 慈善
  • 党建
  • 文教
  • 视觉
  • 旅游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评
  • 专题
  • 各界新闻网

    地市

    聚焦各界热点 解读政情民意
    图片首页科技 体育 旅游 汽车 房产 艺术 社会 美食 原创 地市 文化 视觉
    • 最新热图

    陕西志丹:苹果产业助农增收

    2019-10-23 08:22:13

    陕西志丹:苹果产业助农增收

    更多

    铜川举行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

    2019-09-25 09:24:17

      

      9月23日,由铜川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等联合主办的铜川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在市图书馆报告大厅举行。演出在大合唱《不忘初心》激昂旋律中拉开帷幕,歌伴舞《祖国万岁》《绣红旗》、手语伴舞《童心向党》、男声独唱《我爱你中国》、女生小合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等精彩节目深切表达了大家对伟大祖国的由衷赞美和祝福。演出活动在全场齐唱《歌唱祖国》的歌声中达到高潮。马令 摄影报道

    更多

    陕西宁陕:“社区工厂”助力脱贫增收

    2019-08-29 09:01:26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针对集中安置社区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开办“社区工厂”,使搬迁居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

    更多

    “腾飞吧陕西”大型主题航拍活动走进商洛

    2019-08-28 09:08:05

      为献礼新中国七十华诞,激发陕西追赶超越新动能,8月2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华商网、二三里、华商报承办,商洛市委网信办、丹凤县委宣传部协办的“辉煌壮丽70载·追赶超越再出发——腾飞吧陕西”大型主题航拍活动在丹凤县棣花古镇启幕。

      活动期间,华商传媒集团将整合旗下媒体采编力量,与国内一线专业航拍团队组成报道团,深入丹凤、商州、洛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及商洛高新区,聚焦商洛“追赶超越”“脱贫攻坚”“生态旅游”“人文民俗”等方面,进行为期6天的拍摄采访,以图文、视频、VR等多形式多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美商洛。

      记者 王斌 摄影报道

    更多

    紫阳汉江大桥:苏权科参与设计“最小”的桥

    2019-08-27 08:55:56

      □实习记者 孙高菊

      8月9日清晨,在紫阳县城关镇任河咀一栋老式两层红砖房里,76岁的王玉碧老人打扫完最后一级台阶,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望着距家门口20米开外雨中的大桥,老人感慨地说:“这桥都32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老人口中的这座大桥,就是位于紫阳县的汉江大桥,是陕籍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参与设计“最小”的桥。

      苏权科设计过的“最小”桥

      “港珠澳大桥是我设计过的‘最大’的一座桥,而我设计的‘最小’的桥就是陕西省紫阳县的汉江大桥。”7月1日,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苏权科这样介绍设计桥的两个之最。

      8月2日,在陕西省总工会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奋斗架起中国脊梁”主题宣讲报告会上,苏权科再次提到了这座设计过的“最小”的桥。

      紫阳汉江大桥建成于1987年,桥的两端分别连接紫阳县主城区和任河咀,是襄渝铁路干线的重要辅助道路,也是连通川陕两省的关键交通枢纽。据《紫阳县志》记载,紫阳汉江大桥是陕西省简支梁桥跨径最大、墩台最高的一座公路桥梁,上部结构由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组成,桥长390.04米,桥面宽10米,墩高59米。

      “紫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座桥”

      今年86岁的王治玉,曾是紫阳县公安局一名治安员,修建紫阳汉江大桥时,他负责工程治安工作。8月10日,王治玉老人坐在堂屋里一边扇蒲扇一边告诉记者:“当年汉江地下两边的土质层松软度不一,紫阳汉江大桥第一个桥墩快要建好时才发现倾斜问题,最后只得炸掉重修,过程非常艰难。”

      今年57岁的摄影爱好者孙军是位土生土长的紫阳人,至今他还珍藏着32年前自己拍摄的紫阳县城老照片。翻看这些老照片,陕南特色石板房,清澈的汉江水,正在建设的汉江大桥……当时的紫阳县城直观展现在眼前。

      “紫阳老街一到下雨就变得稀泥烂瓦,甚至不能正常通行,跟小山村差不多。”孙军回忆道。

      说起当年修建紫阳汉江大桥,孙军打开了话匣子:“修这座桥很不容易,当时没有挖掘机全靠人力,在江面上固定一根钢绳运输混凝土,通过绞车来控制绳子,将混凝土倒入桥墩模具中,一截截固定,直到最后成型。”

      孙军对比近几年和过去拍摄的县城照片,不由心生感慨:“那时候,任河咀还是一片坟场,人都在汉江边住着,要去县城买东西就得蹚水或坐小木船过河,涨水后很不安全。桥建成后,附近区域慢慢被开发,县城整体面貌也开始改观。紫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这座桥,它不仅连接了县城两岸的交通,更成为和外界互通有无的重要通道,让当年的山村变成了如今的县城。”

      “紫阳汉江大桥功不可没”

      “汉江两岸山重山,金山银山万宝山,一颗明珠放光彩,照得巴山格外鲜,美丽的紫阳啊可爱的家园……”一曲《美丽的紫阳》,描述出如今紫阳人的幸福生活。

      华灯初上,在人声鼎沸的紫阳县西关广场边,今年86岁的紫阳县城关镇原财务所所长文贻珠老人伏在栏杆上,望着横卧在汉江上的这条“小巨龙”说:“以前的紫阳县城像个啥样子哟!不过修了这座桥以后,紫阳人的整体生活就慢慢‘活跃’起来了。”

      文贻珠老人指着对面的仁和国际大楼说,这座大楼就是紫阳的门面,今天紫阳能发展成这样,紫阳汉江大桥功不可没。

      “汉江两岸山重山,金山银山万宝山……”歌声飘荡在夜空中。时光荏苒,三十多年过去,饱经风雨洗礼的紫阳汉江大桥,依然像一个忠诚卫士,坚守在汉江上,护佑着两岸百姓,续写着穿越时空岁月的长歌。

    更多

    延安市实验中学6学生模拟政协提案获佳绩

    2019-08-22 09:04:32

      □陈雪

      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延安市实验中学模拟政协社团斩获颇丰,共获得28份荣誉证书。

      在这28份荣誉证书中,郭文博同学就获得了优秀新闻发言人奖、最佳领导力个人奖、特别贡献个人奖和优秀模拟政协委员奖等4项桂冠。谈及他和其他五名同学耗时一年多完成的模拟提案,郭文博说:“那是一份责任,也是一颗初心。”而郭文博所说的提案,就是在此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关于完善中小学医务室建设》的模拟提案,最终被评为“全国最佳提案”。

      据悉,延安市实验中学的六名学生利用课余和周末,在长达一年的调研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提案。通过网络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深入群众,收集了31个省份2700多份有效回馈问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看到问题的本质,我们走访和调查的对象有政协委员、校医护人员、医院医生、中小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和志愿者等群体。”

      在调研中,郭文博和他的同学们都发现,校医室建设缺失的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59.6%的中小学至今没有建立医务室。而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更是匮乏,有的也多为兼职,且校医室设施设备及药品配备都不符合国家标准。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从创新医务室建设模式、完善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校医聘用机制、健全激励奖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模拟政协活动。”郭文博说,以前感觉政协离他很远,但现在他却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未来,他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机会诉民生、展作为,更加深刻理解我国的民主政治,增强社会责任感。

      延安市实验中学校长贺光香表示,学校把模拟政协社团活动作为一项综合性创新实践育人活动,并将思政教育带入生活之中,力争通过全方位、多领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追求卓越、勇于担当的创新型人才。

    更多

    “廉政文化三秦行”走进商洛

    2019-08-22 09:01:33

      8月19日、20日晚,由省纪委监委、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组织开展的“廉政文化三秦行”巡演活动走进商洛,在商洛剧院精彩上演了豫剧现代戏《芝兰花开》,为党员干部送来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党课,进行了一场全面的精神洗礼。

      《芝兰花开》是一部聚焦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而推出的廉政教育豫剧现代戏。该剧以市长支蕙兰为主要人物,讲述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与家庭、与权力、与情理的纵横交织的廉政故事,生动塑造了以支蕙兰为代表的党员干部面对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原则、勤政廉政、敢于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记者 王斌 摄影报道

    更多

    泾河新城第一书记陈愿的基层情

    2019-07-09 08:06:54

      工作虽已调离 心却一直在这

      □记者 赵坤

      7月6日中午,烈日当头,闷热的天气分分钟让人满头大汗,但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高庄镇新庄村牌楼下,一位老人却悠闲地躺在阴凉处,手里不时晃动着草帽;而一旦有人或车辆经过,他都会坐直身体仔细观察,直到对方从村道尽头消失。

      老人名叫费治全,今年65岁,是新庄村负责入村道路的清洁员。一年多来,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更多时间就是守在牌楼下,确保所负责道路上没有一丝垃圾。

      “这工作轻松,动动手、弯弯腰就行,但却是一家人好好生活的希望,党和政府给了咱好政策,咱就要干好,否则就对不起小陈书记。”虽然负责清洁工作的收入不高,但费治全坚守如一,因为他始终怀着一个信念、记着一份恩情。

      想尽办法让群众摆脱贫困

      老人口中念叨的小陈书记,就是新庄村原第一书记陈愿,费治全眼中的恩人。

      费治全全家有6口人,两位老人因病干不了重活,儿媳专职照看两个年幼的孙儿,全家仅有儿子一人赚钱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7年,费治全的儿子忽然患上肾衰竭,治疗后仍需长期服药在家休养,全家一下子没了收入不说,看病也落下了不少债。

      就在费治全一家人绝望之时,新上任的第一书记陈愿前来调研。了解情况后,陈愿特事特办,不仅为他们申报了贫困户和大病报销,还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

      经过多次奔波和多方协调,费治全成了村里的清洁队员,月工资1800元;儿媳妇也在泾河新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从事房屋销售工作,月薪最低2000多元。“地里有点收入,合作社再分点红,我和儿媳的工资全部加起来,还完剩下的账,扣除用药和日常花销,还能结余不少,这放到一年前想都不敢想!”如不细聊,谁也想不到这位爽朗老人背后的故事。

      而这样的故事在新庄村一年多里竟多次上演。“我是农村人,也过过苦日子,看着大家就像看到亲人,所以只能想尽办法,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目标。”面对记者的采访,陈愿不假思索地说。

      用情用心开辟新庄脱贫路

      之前,新庄村是西咸新区唯一一个贫困村,2017年6月,原在高庄办事处工作的陈愿被选派到新庄村任第一书记。

      上任后,陈愿将新庄看作自己的家,吃住在村里,沉下身子搞调研,用极短的时间就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村里有三大姓,互相之间有矛盾,致使村里各项事务无法开展,党组织涣散,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

      要想富,先修路,村繁荣,党员带头。为此,陈愿将党建作为在新庄村开展工作的首要抓手和突破口。他挨家挨户跑,和党员谈心;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安排定期集中学习、开展讨论活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他先做到,群众做到的党员先做到……随着一系列制度的推进,新庄村党员干部的风貌很快发生变化,新庄村党支部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2017年,新庄村整村改造工程启动,硬化了全村道路,配套建设了雨污分流管网,对230户村民的户外墙立面进行了改造。其间,施工遇到困难,陈愿出面协调;群众有不理解,陈愿与其彻夜长谈……如今,新庄村家家户户新门头、青瓦白墙水泥地,彻底换了新装,而陈愿也从以前的白面书生变成了黝黑的农村汉子。

      民无业不富。在产业脱贫方面,陈愿结合西咸新区发展建设机遇,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西咸新区臻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苗木合作协议,在该村发展了500亩、5万余棵樱花、国槐、大叶女贞等经济效益好的苗木,并配套建设了喷灌系统地埋管道1500米。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群众发展林木套种短、平、快产业,带动增收。不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只要想发展,陈愿都会全力帮忙。

      2018年底,新庄村实现脱贫。2019年6月,陈愿也因工作优异被调至泾河新城扶贫办工作,而他仍把新庄村作为自己的家,每个礼拜都要回来两三次,为村子的发展操心劳力。6月底,由他支持建设的新庄村文化礼堂正式落成,即将为该村思想文化提升发挥效用。

      “明年春,这些苗木很多就能陆续出售了,多家绿化公司也都表达了购买意愿,卖的钱80%归入股村民。”7月6日下午,看着两米多高的大叶女贞,脸上挂着笑容的陈愿,眼中充满了幸福的期待。

    更多

    佛坪:用“美丽资源”擘画“美丽经济”蓝图

    2019-07-09 08:05:11

      □记者 吴军礼

      从佛坪县高铁站下车,步行十余分钟就能到达佛坪县的高端民宿项目——山居培训中心。该中心采用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新建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佛坪县位于秦岭南麓,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等秦岭四宝的家园。自2018年脱贫摘帽以来,佛坪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探寻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让作为“美丽经济”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而与之相配套的民宿、农家乐等产业也逐步兴起。

      据佛坪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刚介绍,除了像山居培训中心这样采用招商引资新建项目外,还有租用民房进行改造、支持村民自己发展,这已成为支撑当地农家乐、民宿发展的三大方式。

      距离佛坪县城十余公里的长角坝镇沙窝村,是典型的农家乐、民宿发展聚集村。

      沙窝村党支部书记段昌斌说,沙窝村是省级卫生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同时也是首批启动的国家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在沙窝村,乡村旅游带来的收入,已占到村民收入的20%左右。

      在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落着8个村民小组,同时也聚集了约10家农家乐和民宿。这些农家乐和民宿,年均收入基本都在10万元以上。

      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品果,沿旅游环线观赏秦岭风光,构成了沙窝村最大的“吸睛”优势。段昌斌说,这里每家都种有几亩山茱萸,春季花开,芳香四溢,花团锦簇,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夏季,这里则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季,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山茱萸果实成熟,沙窝村又是一番景象。此外,附近29个村民小组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化,70%的户与主干公路实现了硬化贯通,构成了乡村旅游的硬件基础。目前,沙窝村年游客量已达4万人次左右。

      “拥有勤劳的双手和上进的意愿,才能脱贫致富。”这是沙窝村贫困户代辉在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后的真实心声。

      数年前,因为身体原因,加上两个孩子上学,代辉的家庭一度陷入贫困。长年在外做电焊工的他,收入也不理想。2014年,代辉回到家乡,筹划开办农家乐和民宿。之后,他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拿到20万元贴息贷款,又添补、筹借了20万元,把自家旧房改造成二层小楼并装修一新,取名“代代红农家乐”。

      从2016年开业到现在,代辉的农家乐和民宿年盈利都在七八万元。他基本还清了外债,扶贫贷款也还清了一部分。“旺季里,农家乐一天能接待30批次游客,住宿房间饱满,甚至还要提前预订。”代辉说。

      在沙窝村村委会,村集体合作社开办的“金窝窝民宿”,正以崭新的面貌对外营业。

      段昌斌说,金窝窝民宿从今年5月开业到现在,开设的7个房间周末经常满员。“将来所有户籍村民,都能拿到金窝窝民宿的利润分红。”

      据王晓刚介绍,佛坪县在全县范围内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等实现脱贫,共支持8户贫困户改厨改厕、5户贫困户庭院绿化,奖补资金达到82570元。现在,全县已形成两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此外,佛坪县依托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起来的猕猴桃采摘园、山茱萸观光园区、特色民宿等,共带动当地195户694人实现脱贫;投资9500万元打造的王家湾花花世界、东岳殿百鸟谷等旅游示范点,正在发挥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攻坚成效。

    更多

    景村兴起太极拳 群众晨练热情高

    2019-07-02 15:35:52

      7月1日早晨,洛南县景村镇景村街社区的红土岭文化休闲公园里,100余名群众正在进行晨练。

      据悉,该镇车塬村卫生室村医彭虎成,为广大群众义务精心传授太极十八拍、八段锦、甩手功等太极拳套路,已达两个多月。两个多月来,他们每天早晨6点至7点,都要坚持一个小时的晨炼时间,除过雨天,天天如此,雷打不动。他们之中,既有下至20余岁的小青年,更有上至80余岁的翁媪,晨炼人数不断增加,队伍日益扩大,场面甚为壮观。(郭夏季 樊菊荣)

    更多
     8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4    投稿邮箱:news@gjnews.cn
    新闻电话:029-63903896 / 029-63903887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东段38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手机举报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各界新闻网内容监督投诉电话:029-63903870/029-63903877     法律顾问:郑军新律师
    Copyright @ 2013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