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09:22:34
《大器晚成》是一部获2007年奥斯卡外国语片奖的瑞士电影。电影讲述80岁的玛莎丧夫之后,一直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为重新振作,她重拾梦想,把附近一家小商店重新装修成时尚内衣店。此举在保守的瑞士小镇上掀起风波。玛莎和她的朋友们各自克服困难之后,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这部电影由贝蒂娜·欧贝莉执导,女性导演的镜头语言细腻、温馨、幽默,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影片中四位老妇人的生命活力并没有因为岁月流逝而减退,她们大胆挑战自我,改变人生命运,耐人寻味。影片启示我们,人在任何阶段,都有值得珍惜和感恩的东西。这便是生活,只要你用心过,尽力过,衰老和死亡,便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魏丹丹整理
2019-08-26 09:11:06
8月20日晚,西安市莲湖区劳动一坊社区居民在劳动公园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纳凉晚会,为大家带来清凉和快乐。活动中,合唱、舞蹈、模特走秀、健身操等节目不时赢得阵阵掌声,引来台下一些老年观众一起舞动。魏丹丹 摄影报道
2019-08-20 08:59:54
各界导报社联合摄制大型人文纪录片
(金石)当地时间8月16日,在第七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盛大闭幕式上,由中共吴堡县委宣传部、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各界导报社联合摄制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获得本届电影节优秀纪录片“红枫叶奖”。该片是继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各界导报社联合摄制的《一把挂面》获得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多元文化奖”后又一部在电影节获奖的联合摄制作品。
第七届加拿大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于8月11日至16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盛大举行。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华语影片1028部,经专家评审,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从参赛入围的205部影片中脱颖而出,斩获电影节优秀纪录片大奖。这是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首次参加国际纪录片评选获得的重要奖项。
电影节期间,陆续放映了优秀入围影片,其中包括获得本届电影节优秀纪录片“红枫叶奖”的《一个人的城》等数十部华语片。同时,电影节主办方还举行了影片评审及系列展映、剧本创投与电影市场、高峰文化论坛、“红枫叶奖”开幕式和颁奖典礼暨闭幕式等一系列活动。
本届电影节邀请北美资深电影制作人、好莱坞影星、华语电影业界专家等担任各单元评委,并评选出优质华语影片及影人,在世界电影舞台集中展现华语电影创作成果。
从“华夏第一石城”到搬上银幕——
《一个人的城》历时五载精心制作
由中共吴堡县委宣传部、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各界导报社联合摄制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喜获第七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纪录片“红枫叶奖”。就影片筹备到摄制,听《一个人的城》编导之一、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璟作情况介绍。
石城故事多 美名传华夏
吴堡石城素有“华夏第一石城”之美誉,是全国保存最完整、建筑历史久远、文物价值极高的石头城。 “铜吴堡、铁佳州,生铁铸就绥德州。”据考证,吴堡古城建城至今1000余年,设县治710年。吴堡历史悠久,民风淳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与山西省柳林县军渡镇隔河相望。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吴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通往华北的咽喉要道。
由各界导报社联合摄制的大型人文上下集纪录片《一个人的城》以王象贤老人记忆为线索,用独特视角发掘石城守护者背后的故事,在寻迹千年石城掩埋于废墟的历史中,揭开吴堡石城神秘面纱,揭示吴堡石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建筑之美。
张璟表示,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在艺术架构上不局限于简单地对“人”“城”的“概述”,而是通过深入挖掘石城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内涵,解读“华夏第一石城”。
有专家认为,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在拍摄手法上独到新颖,运用虚实变化、三维动画复原、情景模拟等手法,赋予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突出以影像表达故事,充分运用电视艺术多种表现手法,全景式剖析石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进而彰显吴堡石城的历史感召力和人文魅力。
情系石城远梦里长相忆
张璟表示,自己早在20年前就开始关注吴堡石城和王象贤老人,并进行采访积累。
“我曾几度在脑海浮现这样的场景:在古城郊外的荒草丛中,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佝偻着颤栗的脊背,在一座古辖台上伏杖悲恸……我只能用纪录片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位古城文化的传播者、守卫者的最后影像,让这样动人魂魄的场景在吴堡大地定格。王象贤老人是古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一个与古城息息相关的文化符号。”张璟动情地说。
张璟表示,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旨在发现吴堡石城在全球视野下的历史价值和人文魅力,提升千古一城在全球视域下的文化影响力,让这座宁静巍峨的千年古城走出吴堡、走向世界。
历时有五载采访上百人
据张璟介绍,大型人文纪录片《一个人的城》从筹备到成片,历时五载,共派驻了5个摄制组,前后共十多次正式采访,共采访了上百人,先后40多次深入拍摄地点摄制。
在《一个人的城》前期筹备工作中,编导张璟、侯鹏辉认真收集资料、多方细致考证、寻访历史遗迹,并对剧本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精心打磨,这些都为影片从思想性、艺术性上考量奠定了成功基础。
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VancouverChineseFilmFestival)是经加拿大BC省政府
注册并于2012年成立,由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的非营利性国际华语电影节,是中国本土之外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华语电影节之一,也是杰出电影人的盛会。
2019-08-16 08:23:37
□ 王振海
湖晨
莲借夏凉绘妖娆,柳沾桂香勤染描。
七月昆明晓来迟,金菊阮堤燕子桥。
注:桂香,金桂飘香于公历七月中旬末端,北客称奇。阮堤,指清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所建翠湖内堤道。燕子桥,为阮元所修三座桥之一,园桥亭榭,供黎庶游乐赏憩。
雨曦
无墙俪园曦柳迷,湖云飞溅太阳雨。
卧萍双蛙遥递唱,踏莲雄鹭献新鱼。
注:无墙俪园,昆明市内翠湖公园,没有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独创园林构筑一格。
云南讲武堂
扫除积弱赖英扬,志士嘶马奔沙场。
我今雨霁过此门,鞠躬深敬讲武堂。
注:云南陆军讲武堂,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创立,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之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之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晚清三大讲武堂。朱德元帅曾就学于该军校。
2019-08-16 08:14:58
□ 谢清
我触摸着被遗忘的人生
像个无助的孩子坐在院子里
数着天上的星星
数着已觉醒的情愫
数到经络疼痛
呼吸不畅通
低头舔犊活着的痉挛
像是舔犊结痂的疤痕
隐得很深
遇到季节交替时便痛
如即将变成过往的今天
在云烟中走散
却在记忆里封存
失散多年的两颗心
在漂泊中靠拢
靠拢
慰藉彼此的伤痛
熨烫寂寞的灵魂
听独孤的声音从
字里行间飞奔
奋不顾身的奔波
奔波向未知的明天
再好的感情仍需靠岸
在岸边
我们拥抱温暖
拥抱冬天
冬天在温情中已融化为青烟
升腾在流年的空间
2019-08-16 08:13:17
□秦豫
读诗的夜晚,窗外有雨。听着忽远忽近的雨声,我静静地坐在柔和的灯光下,以春芽萌发的姿势,让自己的身影在雨夜里越陷越深,让自己的梦在诗境里越飘越远……我的目光好像细长的草叶,诗句如晶莹的露珠,在叶片上亮闪闪地滚动。然后,一颗颗地滚落进我的心中,使我的心空一片晴朗明净。
我喜欢读诗时的我,因为读诗时的我最纯洁。人世间的烦恼琐事荡然无存,心底不再有任何阴影。世俗的纷争恩怨、名利场上的得失荣辱全都烟消云散。我读诗,是因为我感到诗与自己的心最近。只有在读诗的时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与这个世界共同呼吸。世间的万物以巨大的温柔亲切地笼罩着我,从诗句间吹来的任何一缕清风,都可以抚平我被人世烦忧揉皱的灵魂?
读诗的夜晚,月光如水。我的疲惫的心在诗行间栖息。诗句在月光下翩翩翔飞。此刻,尘埃落定,我感到自己的躯体好像很轻,轻如落叶,轻如羽毛。我知道,是诗意带走了我沉重的肉体,只留下生命中美好的情趣。
寒冷的日子,我倚着诗歌取暖,并且做梦。几行简短的分行文字的确很神奇。只一会儿,就可以把我像水莲花般的梦呓轻轻地浮起。静夜里,与诗对视,我的长满苔痕的心灵常常会得到洗涤。于是,我仿佛从冬眠的沉睡中醒来,灵感如闪电,激情如黄河壶口之水,汹涌澎湃。
读诗的夜晚,梦想如夜空上闪烁的繁星。我的心灵在诗歌里舞蹈。风从遥远的历史中拂出。在我轻轻吟出声时,那些如音符、似珠玑一样的句子,自我的唇边不知不觉地悄悄滑落,使我想起了珍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一支甜美的歌。
我读诗时,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大口大口地吸烟,把自己缭绕在云山雾海里。我翻动诗页的手指很轻,在轻轻翻过诗页之后,我喜欢把一只手置放在书案的玻璃茶杯上,一缕缕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屋子,茶水浓了的时候,我心中的诗意也浓了,轻轻呷上一口,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个世界越来越忙碌,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像我一样逃出红尘,一杯清茗,一本诗集,超然于都市的疲惫与喧嚣,沉静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里?许多年前,我之所以选择了文学,是因为诗是我的心与这个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我在读诗与写诗中感悟生命,追求人生。
在读诗的夜晚里,我看见美丽的天使在向我微笑,我听见众多的大师们在星辰之间行走,我感到自己的心在与这个世界悄悄地对话。苍茫的夜空,深邃如智者的额头,我无法靠近,只能以阅读的方式高高地仰望,心中满怀着虔诚和神圣……读诗的夜晚很温馨。我爱上诗很幸运。在人生的旅途中,能与诗同行是一种荣幸……
2019-08-09 08:50:47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华诞,8月7日晚,由铜川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行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市新区阳光广场精彩上演。
此次参加合唱的演员均来自铜川市星河合唱团。合唱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活跃在省内外各个合唱赛事活动中。
记者 刘菁 李乐天 摄影报道
2019-08-08 08:38:00
□记者 原登荣 文/图
若不是亲眼所见,西安市民刘庆阳怎么也不会相信,两年前还“人满为患”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如今已大不如前,游客无人问津,商家大门紧锁。
今年端午节期间,刘庆阳拉着几位外地亲戚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游玩,可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他大吃一惊。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亲戚转到不远处的白鹿原影视城。
陕西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在文商旅项目开发上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许多极具特色的文化标签,近年来特色乡村游发展越发迅猛,涌现出不少特色小镇和民俗村项目。
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竞争逐渐激烈,陕西文旅特色小镇、民俗村等发展良莠不齐,倒闭、关门现象也日渐突显。反观这些项目的主要卖点,除了大同小异的古城造型,就是凉皮、肉夹馍、粉汤羊血等陕西美食,同质化问题俨然已成为制约特色小镇项目发展的最大硬伤。
规划“撞车”白鹿原6家民俗村抢饭吃
2017年,随着电视剧《白鹿原》热播,“白鹿原”这个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IP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短短数年间,仅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就分布了6家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分别是白鹿仓景区、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白鹿原影视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古镇和簸箕掌民俗村。
6月26日,记者来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采访,之前还“一位难求”的停车场如今已是空空如也,周边的附属景观区杂草丛生,整个景区寥无几人,所有商户大门紧锁,和刚开业时动辄数十万游客的景象相比,如今这里更像是一座“死城”。
民俗村附近方家村的一位村民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2016年开业时,可谓红极一时,车都停到了山脚下,但随着2017年白鹿原影视城和白鹿仓等景区建成运营,民俗村的客流就慢慢减少,到2018年夏天,来这里的人就更少了。”
据这位村民介绍,民俗村附近的一处山崖旁去年建设了一座网红玻璃桥,每天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看到民俗村的残破景象,很少有人在此驻足。
其实,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附近的白鹿原影视城的状况也好不到哪去。一位店主说:“周内人太少,周末还行,这里虽然有电视剧元素,有彩虹滑道、观光扶梯和二虎守长安等演出,但因周边类似景区太多,大大稀释了客流。”
离西安较近的白鹿仓景区,近两年的游客数量也呈逐渐下滑态势。据一位卖抄手的店老板介绍:“2017年刚开业时,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的日营业额能达到2万元,现在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周内的生意更惨淡,除去给景区的提成,到手的收入很有限。”
记者在白鹿仓景区内看到,所谓的游客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此拍摄婚纱照的情侣。此外,为吸引游客,景区还新建了白鹿仓奇幻世界,但不知为何来体验的游客并不多。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发现簸箕掌民俗村早已无人问津,白鹿原生态文化观光园和白鹿古镇的游客也是寥寥无几,随时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
特色不特特色小镇成了小吃城
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为背景,2015年蒲城县孙镇成功招引了重泉古城项目,2016年元旦对外开放。仅开业前10天,重泉古城接待游客就达到81万人次,元旦假期首日更高达21万人次。
7月1日中午,在重泉古镇,商户权小明正和朋友在院子里吃饭聊天,距离他经营的小吃店足有上百米远,难道不担心有顾客上门而错过生意?对此,权小明漫不经心地调侃说:“哪有什么客人,估计睡一觉起来都没人来。”
权小明在重泉古镇经营一家小吃店,用他的话说,“现在商户都是在苦苦挣扎,周内几乎没人光顾,周末才有零散游客,目前最少有三分之一商户关门,没钱赚,自然就不干了,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至于自己为啥没关门,权小明这样解释:“我家就在古镇附近,还有老人和小孩要经管,不能走远。再说了,我投资开店也花了不少钱,还等着古镇起死回生哩。”
李伟是重泉古镇商会会长,他最近正在和古镇附近的温泉经营者商量合并事宜,希望双方能捆绑营销。李伟坦言,以前古镇客流量大的时候,管理方每月从商户处收取纯利润的45%左右作为提成,但随着客流量下滑,现在只收水电费。
“希望这次和温泉的谈判能成功,到时候会有旅行社发团过来,这样商户的心才能定下来,成与不成半个月后见分晓。”李伟长舒一口气说。
在富平县,曾经人山人海的和仙坊也难逃倒闭厄运。据周边村庄的耿先生介绍,和仙坊运营不到一年就没啥游客了,2017年基本停业,2018年过完年就倒闭了。
三原县张家窑文化村原本于2016年劳动节开园,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开园时间一推再推。曾在张家窑文化村经营酸奶生意的当地人张虎告诉记者:“到关门都没有开园,也没有对外宣传过,所以很少有游客来,没几个月门店基地开始下沉、墙体开裂,导致整个文化村陷入瘫痪。”
一位不愿具名的乡村旅游从业者一语道破了陕西大部分特色小镇和民俗村萧条的主因:“陕西遍地的特色小镇和民俗村,几乎每个县城都有,但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的小吃城而已,只是周边环境不太一样,价格贵一点而已。而且,这些民俗村中所谓的‘美食’和‘小吃’,大多还不如城里的地道。”
深挖特色乡村旅游不是一味模仿
“建设特色小镇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随着一批特色小镇的建成,带动了一方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省政协常委高建民担忧地说,要看到好的一面,更要看到隐患和风险,这必须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高建民在调研中了解到,我省部分特色小镇趋同化,千篇一律遍布着小吃、酸奶、纪念品店,同时缺乏当地人文特色,平时格外萧条,晚上更是空镇、死镇。
对此,高建民建议,特色小镇建设要严格规划,避免毫无特色的到处乱建,一定要把当地文化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同时以特色文化、地理景观、农副产品为抓手,带动特色旅游。“要鼓励当地原住民在特色小镇安营扎寨,形成民俗风情景观,想方设法让游客留下来,深层次感受当地民俗文化。”
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联合普瑞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孙文琳认为,由于经济、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差异,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都不一样,但是建设特色小镇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经验,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小镇的基础与命脉。
省社科院研究员、项目评估中心主任方海韵认为,乡村旅游要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增加市场竞争力,走产业化和规模化道路,各主管部门要增强全局观念,主动沟通,密切配合,树立大旅游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纽带、效益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大环境。
“未来的乡村旅游应该是结合文化来打造,挖掘当地富有特色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仿制古风。”方海韵表示,开发中要认真策划项目,避免无序开发、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同时,还要加强以乡村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加大游客在“吃住玩游购娱”之外的深度体验,从物质向精神升华,使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