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14:38:56
 
                  当日,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该条隧洞横穿秦岭底部,全长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穿越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隧道的贯通使长江支流汉江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实现穿越秦岭的“握手”。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年均调水规模15亿立方米。工程竣工后,汉江水将通过秦岭输水隧洞调入陕西关中地区,满足西安、咸阳等城市及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2022-02-17 17:14:57
 
                老树长新芽,枯草又萌发。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唱着,像是在开音乐会一样……当你走在陕西省宝鸡团结运动公园附近,一片早春风光中,远远就听到鸟儿的叫声,循声看去,有的叠立树梢,有的飞翔空中,有的在草坪上悠闲“散步”……人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啊!鸟儿一叫催春早,我们正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迎接着一个美丽的春天!
更多2022-02-16 11:01:13
 
                元宵节来了,喜庆的花灯招展着,欢腾的民俗上演着,锅里的元宵香气四溢……人们笑意盈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安享着团团圆圆的温馨,期盼着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更多2022-02-16 10:47:18
 
                近年来,陕西省雪上运动场馆建设水平稳步增长,群众参与滑雪运动热情提高。位于秦岭鳌山脚下的陕西太白县鳌山滑雪场,凭借良好的环境和雪道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滑雪爱好者。为满足省内外旺盛客流的需求,滑雪场还开设了夜场。今年春节期间,鳌山滑雪场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
鳌山滑雪场2016年底投入运营,现有注册会员2万多人,入驻滑雪俱乐部11家。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2022-02-16 10:40:18
 
                降雪过后,位于宁陕县境内的悠然山景区银装素裹,一派北国风光。近年来,宁陕县充分利用冬季冰雪资源,激活冬季旅游市场,利用良好的自然禀赋积极打造“来岭南看雪”冬季旅游品牌,着力打造冰雪运动康养、冰雪观光体验、冰雪休闲度假等特色产品,变冰雪“冷”资源为消费“热”产业。
更多2022-02-16 10:32:18
 
                元宵佳节将至,一场工地“冬奥会”在中建三局西北公司西安市航天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工地举行。工作人员准备了冬奥会主题灯谜、旱地冰壶、旱地冰球等项目,邀请一线建设者感受冰雪运动魅力,欢庆元宵佳节。
更多2022-02-07 09:41:23
 
                成熟的柿子犹如一盏盏小红灯笼挂满枝头,人们在采摘柿子时,留一些熟透的柿子,作为喜鹊的食物。这样,喜鹊会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春天捕捉柿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柿子丰收。
喜鹊跳跃于树枝之间,停在树枝上啄食,非常活泼可爱。在农历新年里,也有“喜事连连”的寓意。
2022-01-24 15:35:40
 
                随着西安市17个区县、开发区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原本冷清的大街、公园被阵阵欢声笑语填满,人们走出家门,用热气腾腾的生活迎接虎年的到来。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2-01-24 15:21:57
 
                当日,陕西省西安市为保障春节期间蔬菜市场供应,有效调节和稳定蔬菜市场价格,向市场投放约1万吨政府储备蔬菜。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更多2022-01-24 15:14:05
 
                2022年1月23日,受寒潮影响,陕西省西安市普降大雪,面对春运期间铁路客流增加,西安铁路公安处与铁路部门、各高校积极协作,开通学生团体专用通道,全程闭环转运学生回家,确保高校学子出行平安。 (王智超 张鑫 胡珂)
更多2022-01-24 15:07:10
 
                1月23日,西安高风险地区清零。全市十余个区县陆续结束管控,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一天,西安下起了大雪,也无法阻挡居民外出休闲健身的热情。(丁秀玲)
更多2022-01-24 11:13:38
 
                1月22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第二次彩排。本次彩排进行了全流程、全要素演练,绚烂焰火于当晚点亮了“鸟巢”夜空。图片来源:ICphoto
更多2022-01-24 11:03:50
 
                2022年1月23日,西安大唐不夜城恢复开放,当晚,一些西安市民在绵绵雪花中游览久违的大唐不夜城。大唐不夜城也已经为新年到来做好了准备。 图片来源:ICphoto
更多2022-01-11 11:58:44
 
                当日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陕西西安,许多公安干警依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坚守岗位中度过节日。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2022-01-11 11:54:17
 
                当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作为试点区域开始用无人车提供物资配送,用于保障封控园区人员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无人配送车在单程6.5公里的配送路线上,每天可配送物资6次,单次载重320公斤。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更多2022-01-11 11:46:48
 
                  2021年5月,陕西省渭南市“90后”青年许凯与朋友一起在西安创办了“爱心共享厨房”,其初衷是为医院患者家属提供做饭的地方。后受疫情影响,“爱心共享厨房”暂停营业。许凯和他的团队决定利用“爱心共享厨房”为一线抗疫人员送餐。
  从2021年12月27日开始,许凯组建了32人的志愿者团队,每天精心制作出1000多份“爱心餐”。目前,已有逾万份“爱心餐”被免费送到抗疫一线人员手中。
  “一天做饭成本约5000元,我和团队的人一起分摊。现在有不少爱心人士主动提供帮助,不断有物资运进厨房所在的庭院,花费逐步降低,大家都有信心坚持到疫情结束。”许凯说,“虽然我们都不富裕,但‘爱心餐’是我们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意。”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2-01-11 11:30:22
 
                随着陕西西安本轮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防控工作重点逐步转移至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区域。
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2021-12-28 19:34:53
 
                当日0时起,西安进一步提升防控等级,实行最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非疫情防控及民生保障车辆不得上路,市民除参加核酸采样外,坚持不出户、不聚集。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1-12-28 19:31:26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张家村街道太白社区有居民5000余户,12000余人。西安本轮疫情以来,该社区14名年轻妈妈组成了“抗疫妈妈团”,她们坚守抗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协助核酸检测5万多人次,为构筑防控疫情的坚实屏障奉献着。
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21-12-08 10:49:1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保民警防寒衣装12月7日配发,公安部向北京、河北两地参与冬奥安保工作的民警代表发放了警用防寒衣装。此次配发的安保防寒衣装包括防寒大衣、绒衣裤等近十个品类,民警可以根据不同执勤环境和实际需求灵活搭配,有效满足安保民警执勤防寒需要。服装配有粘贴式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会标。
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2021-12-08 10:44:36
 
                12月7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二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1-12-08 10:40:04
 
                近日,冬季版舞剧冰火《长恨歌》在西安华清宫首演。作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以白居易传世名篇《长恨歌》为蓝本,再现了1300多年前华清宫里发生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16年来,作为陕西旅游的金色名片,每年3月至11月,“霓裳羽衣”和“比翼连理”便与游客在每一个春、夏、秋季的夜晚浪漫相约。
作为《长恨歌》的冬季版,冰火《长恨歌》借助现代科技和艺术表现手段,不仅在形象上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在舞美、编排、高科技运用等方面也进行了重要升级,将在华清宫持续为广大游客上演不一样的冬日浪漫。
据悉,本次冰火《长恨歌》演出季计划从12月3日到2022年2月28日,横跨元旦及春节假期。演出时间由原来常规版《长恨歌》每晚8时开演提前至下午18:10分。在今冬明春的首个演出季,华清宫实行票价优惠政策,持续让利于广大市民与游客。(麦文雄、华清宫景区供图)
2021-12-01 10:18:20
 
                初冬的武功县渭河湿地,天蓝水碧风光无限,成群的野鸭在这里歇脚、觅食、嬉戏、翱翔。远处滩涂一只只水鸟忽而栖息,忽而飞舞,在这里弹奏出自然界最和谐的音符。
行走在武功县渭河芙蓉生态湿地公园,水波荡漾,清澈透明,人在景中游,景在水中呈,风光旖旎,尽显诗意。湿地公园集环保功能和生态景观为一体,将工厂处理达标的工业水通过植物根系、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有效改善了渭河水质和生态环境,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渭河武功段滩涂地治理进程,给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
近年来,武功县着力打造“蓝天、碧水、净土”生态格局,随着各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不断深入,生态改善带动效应凸显,大量野生动物在渭河繁衍生息,河中鱼儿游,空中鸟儿唱,绘就了生态优美、生机盎然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