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09:05:21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通过遗址和文物展现了6000多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
“半坡村是原人居,彩陶纷陈世所稀。绝无甲骨方块字,七千年前往可稽。”这是陈毅当年参观西安半坡村遗址后写下的诗句。1953年春,陕西西安东郊一家电厂施工时,发现一些彩陶片,随后,考古工作者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聚落遗迹。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6000多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展示在世人眼前。
1958年4月,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1961年,半坡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多年来,西安半坡博物馆共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在旅游网站调查中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博物馆与遗址融为一体
从1954年至1957年,半坡遗址进行了5次大规模发掘。专家认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年代为距今6000年-6800年。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促成下,西安半坡博物馆建立。这是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将博物馆与遗址环境融为一体,在当时堪属首创。博物馆占地面积107.4亩,现馆藏文物1.8万余件,其中化石标本300余件,新石器时代人类和动物骨骼标本若干。
走进博物馆大门,一片开满睡莲的水池映入眼帘。池中央伫立着“半坡姑娘”雕塑,发髻高耸,身穿麻布衣,手扶尖底瓶,半蹲身子正要汲水,生动再现了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社会的女性形象。
博物馆基本陈列由遗址保护大厅和出土文物展厅组成。半坡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基址40多座、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防御设施2套、墓葬250余座及各类文物上万件。博物馆展现的遗址分为居住区、墓葬区、陶窑区三部分,居住区由一条壕沟保护起来,壕沟东边为陶窑区,北边是墓葬区。在居住区能看到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屋遗迹,它们是半坡人“冬居营窖,夏居橧巢”的有力见证。以石柱为中心的祭祀遗迹也在这一区域。陶窑区展示的一座横穴窑,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保存较完整的陶窑遗址之一。
出土文物展厅分为“青青河畔”“生命之诗”“田园牧歌”“心灵神韵”“隐秘玄机”5个单元。半坡遗址出土了石斧、骨针等大量生产、生活用具和彩陶、雕塑等艺术品及各类装饰品,反映了半坡先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艺术水平。展厅里运用场景复原、虚拟成像等现代展示手段和多媒体交互设备增强观众的体验,让人仿佛走进半坡先民的生活,看到他们狩猎捕鱼、养猪种粟、生火煮饭、建造房屋……
人面网纹盆的奥秘
在半坡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人面鱼纹盆和人面网纹盆最为知名,前者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后者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人面网纹彩陶盆高17厘米、口径45厘米,卷唇、平底、鼓腹,整体呈橘红色。陶盆内壁用黑彩绘有人面网纹图案,人面与网纹均相互对称。人面为圆球形,头顶有三角形发髻,发髻上有三角形尖锥物。两只眼睛用一字横纹表示,似在闭目养神。鼻部呈三角形,耳部外伸上翘,嘴型似线轴,嘴角两侧有带短线的长三角。
作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人面网纹彩陶盆的用途是什么?上面的图案有什么寓意?
专家认为,半坡人有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婴幼儿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就是瓮棺的盖子。6000多年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很高。在半坡遗址已发掘的250座墓葬中,儿童瓮棺墓就有73座。将婴幼儿置于瓮棺中就像在母亲腹中一样,希望孩子有一个安稳的归宿,体现了半坡人的一种人文关怀。
“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等文物反映了早期先民视死如生的思想,对夭折孩童的安葬很重视。”西安半坡博物馆副馆长何周德说,“从陶盆的器型和纹饰来看,当时彩陶制作工艺已经很高,而且有专人绘制图案。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上的图案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关于人面网纹图案的寓意,学界有多种观点,较被认可的说法有图腾说、黥面纹身习俗说、生命之神象征说。何周德说,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面网纹盆图案的秘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破解。
意义非凡的刻划符号
半坡遗址的另一代表性文物是尖底瓶,其形状很特别,口小、腹大、底尖。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种奇怪的瓶子?它是做什么用的?传统的说法是汲水器,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近来人们认为,它也许是一种酿酒器。何周德表示,尖底瓶是一种多用的水器,既可汲水,也可酿酒。
从出土文物和遗迹可以看出,半坡人除了熟谙渔猎、种植和掌握编织外,还是出色的匠人。他们建造陶窑,烧制各种陶器,既有水器、炊器、储存器,也有动物造像等。
“丰富多彩的陶器较全面地反映了6000多年前半坡先民们劳动、生活的情况,也反映了那时人们对美的向往。”何周德说,半坡先民把他们日常见到的山水、人物、动物等塑造在陶器上,既是写实,也是审美的体现。“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意义非凡,一种是作为记事的标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这些符号说明半坡先民已经有了数字和文字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传播半坡文化,西安半坡博物馆建立了研学活动场所“史前工场”。走进史前工场,只见孩子们正在兴致盎然地体验原始人的生活,钻木取火、给陶器钻孔、搭建原始房屋、进行植物捶染……临近闭馆时间,孩子们依然不舍得离去。何周德说,希望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让青少年学习历史知识,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
(本文图片均由博物馆提供)
2019-08-08 09:02:10
当日是我国传统的七夕佳节,陕西西安华清宫举行“中华七夕情人节”活动。77对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夫妻,在美丽的华清池畔执手盟誓,共度浪漫七夕。
更多2019-07-26 08:24:22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来临,新疆各大景区客流量显著增多。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大巴扎景区为实践基地,组织40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倡导文明旅游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更多2019-07-18 08:00:35
盛夏七月,百花齐放。在镇坪县上竹镇湘坪村,百亩百合花悄然开放,红、白、黄、蓝的七彩百合花把村里村外装扮得别具一格,美景吸引了山里山外游客纷至沓来,其间不乏外国友人。
为游客提供这片花海美景的,是镇坪县政协委员、陕西南山燕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燕。2016年谢小燕返乡创办公司,先后带动周边村2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20余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2019年春,谢小燕瞅准花卉、食材、乡村旅游等市场商机,播下百亩百合花种子。在上竹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近日成功举办了镇坪县首届百合花节,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旗袍秀、花田书法、婚纱摄影、太极表演、艺术插花、百合粥宴、民乐表演、土特产推介等活动,拓展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付东摄影报道
2019-07-15 08:24:22
新华社长沙7月14日电 题:孤岛救援:小村庄的抗洪6小时
新华社记者刘芳洲、柳王敏
连日来,洪水肆虐潇湘大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渔池头村,交通、电力与通讯随之阻断,几乎成为一座孤岛。救援人员迅速向这里挺进,这座潇水边的小村庄从孤立无援到群众转移、安置妥当,只用了6个小时。
“群众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要克服一切困难将他们安全转移出来。”14日早上8时,零陵区常务副区长龙军迅速组织了约40人的救援队伍,开始向深水处进发,转移困在村中的群众。
眼前的一幕让救援人员十分焦急:村庄中的房屋已不同程度被淹,村民在房屋的高处躲避,同时复杂的地形使水位的深浅难以判断。救援人员只能站在水中,用双脚探测水底的情况,及时调整冲锋舟的行驶方向。
渔池头村内,村干部已开始逐户上门,通知村民转移物品并做好撤离准备。
村中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居多,行动不便,无法涉水,救援人员便俯下身子,一把背起来;家中的东西搬不动,几名村干部走上前,一把抬起来。
“家里水越涨越高,我们怕得很。”61岁的渔池头村居民陶永凤在家中照顾孙子和孙女,听到外面救援人员的呼喊,心里一下子踏实了。
上午11时许,已有20余人被陆续转移至安置点。正当救援人员再次出发时,发现了不慎涉入洪水中的村民邓邵西。他们迅速赶至邓邵西所在处,果断跳水营救,并将其送上救护车进行检查。
3艘冲锋舟片刻未停,救援人员分秒未歇。下午14时,渔池头村内56名群众安全转移。
“家里停电停水,水已经淹过窗台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吃上一口热饭。”陶永凤激动地说。
此刻,距离渔池头村约两公里处,在富家桥镇中学安置点,几名乡镇干部将矿泉水、食物、棉被等物资准备充足,并一一发放到群众手中。
“水、食物、被子都已经发放了,确保群众吃得及时、睡得干爽。”安置点负责人蒋建国介绍,这个安置点内共有196个床位、棉被200床。
“照顾得很好,我们很满足。”53岁的村民王艳云说,她们一家人已在富家桥镇中学安置点领取了生活必需品,并进行了体温、血压等初步医疗检查。蒋建国说,从渔池头村转移出的群众将会在安置点生活3至5天。
早上8点到下午2点,救援人员已忘记自己驾驶着冲锋舟穿行了多少趟。而群众的安全、安心与安置,见证了滚滚洪水中珍贵的6个小时。
2019-05-29 08:41:31
近日,广西多地遭受强降雨袭击,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境内的德天瀑布水量暴涨,颜色变浑浊,呈现难得一见的“黄金瀑布”壮观景象。
更多2019-04-25 08:01:31
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在陕西的最南边有一个叫平利的地方,这里山青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在春日里散发着她的浪漫,绿色的茶园、金黄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樱花与青山、绿水、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相映成趣,春风荡漾,茶香扑鼻,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平利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县城距安康市42公里,距西安市24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辖11镇,总人口23万。平利是女娲文化的重要原发地,人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平利是中国最古老长城——楚长城的留存地,“朝秦暮楚”的成语故事就来源于此;平利是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重要策划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平利是中国名茶之乡,早在唐代,平利就是全国八大茶区之一陕南茶区的核心区,清乾隆年间平利“三里垭毛尖”成为贡茶,享誉朝野。现在,全县有茶叶基地规模18万亩,“平利女娲茶”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利是中国绞股蓝的原产地,是绞股蓝的自然分布分化中心,全球发现的14种绞股蓝属植物中,平利就有7种,现有绞股蓝基地面积5万亩。“平利绞股蓝”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认证和“中国驰名商标;平利山青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6%,县内有4A景区天书峡、3A景区长安茶镇和龙头新村、正阳万顷大草甸、芍药谷、桃花溪等一批独具魅力的景区景点,一年四季,五彩斑斓。2012年平利成为“中国十佳最美乡村”,2017年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2018年成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
游女娲故里寻根问祖、品富硒绿茶畅谈人生、赏美丽乡村回归自然。美丽、宜居、和谐、开放的平利,诚挚欢迎您的到来!
2019-04-01 08:15:29
春暖花开之时,蓝田县华胥镇上许村的万亩杏林争相吐芳。山坡上、沟坎里,举目四望都是美景。据了解,在杏花最盛的三月底到四月中旬,上许村还将结合当地杏花文化,举行首届杏花艺术节。游客们可以参与杏花摄影大赛,观赏地道的上许道情、杖头木偶、皮影等非遗文化演出,体验别具特色的杏林春色。(读者 吕红梅 摄)
2019-03-26 08:42:07
□ 姚增战
陕西著名旅游景区华清池,不仅风景如画、景色秀丽,而且人文资源丰富,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震撼山河的故事。西周时期,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唐朝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去年隆冬季节,我再次登上骊山,遥望远处的渭河,俯视秦皇陵和华清池,联想到这里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带给人许多警示和启迪。
西周时期,虽然都城建在镐京,却在华清宫有王室的行宫。当年,为了防止外敌入侵,西周在骊山山顶上修建有传递战争信号的烽火台,如果境内发生外敌入侵,就用堆放在烽火台坑堆的牲口粪便或柴火,分别在白天和晚上用升烟或火光传递军情信息。这里原本是重要的军事设施,是不可以随意升烟点火误传军情。
然而,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先是撕扯纸扇,后是撕扯丝绸,虽然褒姒有了短暂的笑容,但过后还是高兴不起来。于是,周幽王别出心裁,让人点燃了山顶的烽火,看到在重大敌情信息面前人们手忙脚乱的场景,褒姒终于笑出了声来。各诸侯看到从骊山上节节传送过去的烽火信息,当真以为西周王室告急,急忙调兵遣将前来救援,当援军赶到骊山时,才知周幽王开了个大玩笑,引起各诸侯对西周王室腐败的强烈不满。
在此期间,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除了皇后和太子,引起申国的不满。事后不久,申国联络周边戎族部落入侵西周王室。这次,周幽王下令点燃骊山烽火,但各诸侯以为王室仍在重演“狼来了”的闹剧,不相信真的发生了敌情,就没有派兵前来救援,最终导致西周王朝灭亡。
李隆基在位的四十多年,前三十年还是个很开明的皇帝,延续了大唐的鼎盛,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是发生在他执政时期。然而,李隆基执政的后十多年,朝廷奢靡之风盛行,自从得到杨玉环后,“从此君王不早朝”,开始懒政厌政,终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最后终于导致“安史之乱”,以安禄山、史思明为首的叛军攻打大唐首都。万般无奈之下,李隆基只好带着部分朝廷人员和禁卫军,向四川方向逃避战乱,途中被迫在兴平马嵬坡处死了杨贵妃。
就这样,大唐盛世由此一蹶不振,一代君王从此身败名裂,成为千古遗恨。大约过了半个世纪,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下了长篇史诗《长恨歌》,用诗歌的形式将这个故事流传下来,再现了大唐由盛而衰的过程。前些年,陕西省旅游集团组织编导的大型历史实景歌舞剧《长恨歌》产生了很大反响,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歌舞剧目,不仅为华清池旅游增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也为景区带来了不菲的演艺收入。
西周的覆灭,表面上是周幽王宠爱褒姒造成的,实际上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其一,西周晚期边境很不稳定,关中周围有许多由西部羌族迁移过来戎族部落,多次侵扰过西周边境。当时西周正处于兴盛时期,对关中地区戎族势力进行过多次打击,那时戎族势单力薄,还不敢与周王室公开对立,虽然表面上相安无事,但实际上亡周之心不死。西周到了周幽王时期,国力已经衰弱,而周边戎族势力逐步增强,西周晚期周厉王、周幽王执政时期,西周对戎族的作战多以失败告终。可见,王室昏庸、经济军事实力不强,是西周覆灭的主要原因。
其二,周幽王得到的褒姒,实际上是西周王室接受褒国的贿赂。为不受西周派兵讨伐,褒国在民间广选美女,将美人褒姒献给了周幽王,从而避免了褒国遭遇战争的危机。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不顾江山社稷安危,上演了荒唐的骊山烽火戏诸侯闹剧,引发各诸侯不满,王室威信由此丧失,导致后来外敌入侵、许多诸侯见死不救的后果。
其三,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废除了原来的王后和太子,有悖周礼纲常,不但引起王室忠臣良将的不满,还引起王后娘家申国的强烈反弹。周幽王的王后是申国申侯的女儿,申氏和太子被废,引发申国愤慨和恐惧,于是,申侯利用西周政治腐败、国内空虚和人心惶惶的时机,联合与西周有矛盾的戎族部落共同反周复仇,最后导致西周王朝的覆灭。
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缠绵故事,历史教训可谓深刻之至。第一,大唐由盛到衰的根本原因,还是由天宝后期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但李隆基与杨贵妃的关系,确是构成大唐江山塌陷的重要原因。本来,杨贵妃是李隆基儿子寿王的妃子,李隆基听信周围高力士等小人的谗言和纵容,想着法子将儿媳变成了自己的贵妃,这是有悖于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的行为。
还有李隆基作为一代君王,不顾江山社稷的安危,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终日沉迷于声色之中,疏于处理军国大事,整天忙于为杨贵妃谱曲配乐,陶醉于编排《霓裳羽衣舞》等宫廷歌舞,什么边境敌情,什么国危民难,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最终导致发生安史之乱,危及到大唐江山。
第二,外戚当政干政,扰乱朝纲,也是沉痛的教训。杨玉环受宠后,杨家权倾朝廷,她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她的两个从兄,一个为驸马都尉,一个在几年时间里由度支郎中升至御史中丞,接着又取代李林甫为宰相,真可谓环荣俱荣,一人受宠,鸡犬升天。在这种外戚把持朝廷政局的情况下,众多贤臣忠良不能得到重用,被排斥在朝廷的决策层之外,大唐盛世又如何能延续下去,大唐江山又如何能薪火相传,实现国泰民安?想当初,李隆基与杨贵妃海誓山盟,“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而到了最后,李隆基还是不情愿地在马嵬坡处死了杨贵妃,最终天各一方。
第三,重用奸臣和小人也是个重要原因。安禄山是胡人与突厥族的后裔,讨好大唐朝廷,有其明显的政治野心和个人目的。他早有图谋不轨之心,不仅垂涎杨贵妃的姿色,而且还觊觎朝廷拥有的荣华富贵,对此,李隆基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不断为他加官晋爵,让他变得越来越膨胀。更有甚者,还在华清宫为他修建房子,任其拜认杨贵妃为干娘,可以随意出入后宫,这种引狼入室行为,为以后发生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发生在古时华清宫里的这些故事,虽然早已随历史烟云消散,但每当置身于此,就会勾起人们对往事的钩沉和历史沉浮的思考。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所给予人们久远深刻的警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挥之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