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湾里幸福满 ——周至农民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我有话说 2019-08-26 09:15:35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记者李鹏文/图

  8月15日,农历七月十五,周至县九峰镇南千户村里热闹非凡,很多人驱车50多公里从西安赶来。没有迎亲嫁娶的喜事,但村民们早早聚集到肖健康、王玲夫妇家门前给他们道喜。

  到底什么事吸引了全村人前来?

  村民自建敬老中心初一十五免费管饭

  一串鞭炮声过后,肖健康、王玲家门头上的红布被众人揭开,露出“南千户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几个大字。

  女主人王玲是这家敬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看着崭新的门头,她心绪难平感慨颇多。就在一个月前,这家由肖健康、王玲夫妇自掏腰包,在自家宅基地上建的敬老服务中心,只有红布条幅打印的门头,连墙面都没有用水泥抹平,红色砖头暴露在外。

  修敬老服务中心,逢初一、十五免费为村上70岁以上老人提供早餐和午餐。这一切还要从2017年说起。

  肖健康、王玲夫妇常年在宁波打工,两人每月收入将近1万元。201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肖健康接到年迈的母亲的电话,原来母亲因去赶集路上骑电动车,不小心跌进了路边水渠而骨折。二人想都没多想,赶紧辞掉手上工作,赶回周至照顾母亲。

  在照顾婆婆的这段时间里,王玲看到村上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回家看望老人的机会太少,便萌生了开一家敬老服务中心的念头。没想到这个想法和同村的“西安好人”巩坤不谋而合。在巩坤的帮助下,2018年重阳节,“南千户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正式成立,免费为村上老人提供服务。初一吃饺子,十五吃臊子面,并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买蛋糕过生日,早餐是稀饭油饼和小菜。

  成立当天,按照农村“十全席”的标准开了35桌,每桌10人,当天就花了1万多元。夫妻二人一合计,要想开得久,还得细水长流。

  肖健康、王玲夫妇决定将自家两院房中的一院推倒,重新修建成适合老人吃饭、聚会的大凉棚。为了省钱,夫妻二人没顾工人自己动手。上房揭瓦,推到院墙,清运建筑垃圾硬是干了快一个月。

  不久前夫妻二人自费修建400㎡的大凉棚竣工,村上也被他们的善举感动,筹措3万余元资金,帮他们进一步平整地面、墙面,安装不锈钢的新门头。村主任文武希望借此契机将南千户村打造成“孝道村”。

  老人天不亮就来排队再难也要坚持办下去

  “幸福得很,这是梦想不到的事。”今年72岁的郭俊辉是南千户村六组村民,说到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激动不已,“这是他们自掏腰包为村上老人服务,我要给他们点个赞!”

  “敬老院是好地方,全村老人尽欢颜,初一十五来聚餐,饺子油饼花样鲜。集体生日真浪漫,歌舞助兴赛神仙,不为吃饭图团圆,坐在一起心里欢。”今年69岁的付慧芳是南千户村五组村民。她年轻时就热爱文艺,喜欢唱戏,常把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里的事编成顺口溜说给大家听。

  76岁的村民肖忠孝也是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的常客,最让他感动的除了这里免费为本村老人提供饭食和老朋友相聚的场所外,肖健康、王玲夫妻是打心底尊老敬老。村上有老人不方便行动,他们就将饭菜送去;有时别村的老人来凑热闹,他们也会热情相待。

  老人对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的赞许,都是肖健康、王玲夫妇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而在创办之初,他们也遭受过不少困难和非议。

  由于开业第一天他们为老人们准备的是“十全席”,鸡鸭鱼样样都有,后来变成了饺子、面条、油饼,不明真相的老人们认为开办敬老中心是政府拨了款的,饭菜质量下降,肖健康和王玲肯定贪污了。有的老人现场就开骂,气得王玲只好躲在屋子里哭,哭完还得摸了眼泪继续给老人服务。

  今年6月,王玲在部队服役的儿子突发疾病,腿上长了瘤子急需手术。儿子担心母亲来部队看望,耽误了给村上老人做饭,就一直瞒着没给家里说。直到手术做完,部队上的指导员给家里打电话,王玲才知道。夫妻二人准备去山东的看望儿子,又被儿子劝阻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肖健康、王玲夫妇自费为村上老人谋福利被大家所知,老人们也开始为他们着想,不时有老人将家里种的菜拿一些给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表示一点心意。

  如今每逢初一、十五,天不亮就有老人拿着小马扎坐在敬老中心门口排队。看着这些需要照料的老人,王玲就在心里暗下决心,有再大的困难,受再多的委屈也要坚持下来。

  夏季农忙结束,肖健康准备去宁夏打工来贴补家用。“我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就够村上老人吃上两个月。”肖健康算着一笔账,每个月敬老中心为约200名老人提供饭食两次,每次食材花费500至600元。他在外面多干点,村上的老人就能吃得好一点。

  其实摆在肖健康、王玲夫妇面前的,不只资金紧张这一个问题。去年他们所在的南千户村从周至县划到西安高新区管辖,敬老中心办理正式注册手续遇到了麻烦。王玲最想办的就是“民办非企业法人”,否则有爱心企业对敬老服务中心捐款,她就无法接收。

  年轻人多回家陪伴孝亲敬老渐成风尚

  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开办快一年了,运行越来越平稳,肖健康和王玲的心也渐渐放下来。在周至县,几乎与他们同一时间在村里开办敬老中心的一共有四家,现在仅剩他们这一家。关门的三家中有的因为用地问题,有的因为收费,老人渐渐不愿意去了。

  王玲坦言她也曾考虑过象征性每次收老人一元钱来缓解经济问题,但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丈夫的反对,两人私下也没少拌过嘴。

  “我们平时在外面打工,家里老娘被照顾得好,我们打心底里感激。”同村47岁的宫应超在西安给工地开塔吊,说到村里的敬老中心,连连称赞。

  肖健康、王玲夫妇的善举被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现在宫应超只要一有空就会赶回来陪老母亲。每次还不忘给幸福湾敬老服务中心捐上50、100元。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的前一天,肖健康、王玲夫妇就要去镇上采购食材,当天凌晨4点,他俩就要起床准备。村主任媳妇焦小环把这些不易都看在眼里,敬老服务中心开业的第二个月,逢初一、十五她就来帮忙,一直坚持到现在。如今村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天不亮就来帮着洗菜、和面、端饭、洗碗。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敬老服务中心墙上的标语温暖又有力度,既提醒着肖健康、王玲夫妇,又时刻提示大家都要尊老敬老。

  在他们的影响下,村上喜欢跳广场舞的中年大妈每次都要来为老人表演;千户村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会定期来服务;西安集贤中博医院的医生每次来都会为老人免费测量血糖、血压;邻居愿意把自家宅基地捐出来,帮助他们扩大面积;周边村子的人听说这里办了敬老服务中心,时不时就会来参观学习……

  肖健康和王玲夫妇看到这些变化,更坚定了他们办下去的决心,立志探索出一种农村养老的新模式,让更多农村老人老有所依。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