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深化协作发展大格局

我有话说 2019-07-25 08:29:24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7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同德村枸杞庄园地头边,刚刚采摘完枸杞的农户们正排队等待收购。 记者 唐冰 摄
  7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同德村枸杞庄园地头边,刚刚采摘完枸杞的农户们正排队等待收购。 记者 唐冰 摄

     

  原标题:最大限度深化协作发展大格局——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第五次会议综述

  □记者唐冰

  七月大伏天,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同德村枸杞庄园内人头攒动,45岁的郑菊红左右手交替,熟练地将枝头如红宝石般的果实采摘进竹筐里。“早上天一亮就来了,一天下来基本能摘40多斤,收入50多元。”

  不远处地头边一辆白色大卡车旁,刚刚采摘完枸杞的农户们正提着竹筐排着队等待收购,这些红彤彤的果实出了地头就能变为群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这已经是今年第四茬果了,在这里采摘一斤枸杞可以得到1.2元,有的群众手快,一天能赚100多元。”说话的是同心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金哲,他正在向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考察组成员介绍当地产业扶贫情况。

  7月23日至24日,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第五次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召开。这是继2015年第一次会议在宁夏召开后,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再次在这里举办。

  发挥优势聚合力四年脱贫113万人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涵盖61个特殊困难地区,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过去四年时间,四省区政协锚定“穷因”,精准发力,四次成功召开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在这个平台上广泛汇集精准脱贫思路,助推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落地,为加快片区脱贫攻坚步伐,推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年来,四省区片区完成脱贫113万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片区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3.18%、6.62%、1.6%、5.2%,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扶贫产业、交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为破除路、水两大制约六盘山片区发展重大瓶颈问题,四省区政协向全国政协报送联名提案,为打通省际间“断头路”和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倾力建言。

  据了解,截至目前,陕西片区实现6个县通高速公路,7个县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通等级公路,99%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甘肃片区内8个市州实现高速公路连通,40个县区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相通,660个乡镇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青海实现片区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乡镇、建制村、自然村、农户100%通硬化路;宁夏片区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镇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基本打通了贫困地区“内通外联”通道。

  在水利工程方面,四省区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使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2.5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发展产业促增收群众脱贫信心足

  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一直以来,四省区政协围绕产业扶贫大做履职文章,为实现可持续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吴忠市同心县建设的最大生态移民村,2012年搬迁安置东部山区张家塬、预旺和王团三个乡镇群众1379户63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9户4151人。

  “这几年我们坚持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贫困发生率从30%下降到4%,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达23000元左右,农村居民基本在9000元左右,预计今年年底摘掉贫困县帽子。”金哲介绍说。

  40岁的杨芳在同德村扶贫车间已工作三年,来这里之前,她除了一年仅有几千元的土地收入,其他挣钱途径就是东奔西跑四处去打工。现在从事的缝制衣服活对她而言并不难,特别是通过岗前三个月带薪实训,如今杨芳已成为一名“快手”,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和在家门口就业,这让她很开心。

  距离同德村200多公里的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54岁的齐国玺正在村里油坊忙着榨油。在外务工大半辈子的他做梦都没想到,如今守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

  “我是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的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辛苦不说,每个月的收入还没有保障。现在好了,上班就在家门口,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块钱。”齐国玺能有稳定的收入,源自村上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

  2018年,李士村借助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经营实体+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建立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的运行机制,利用200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项目资金,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今已建成经营实体5个,2018年村上每户分红800多元。正是通过企社发展、集体壮大、农民增收多方共赢新格局,隆德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隆德县副县长陈国栋说,如今,隆德县99个行政村已成立经济合作组织74个,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带动了产业经济规模化发展,实实在在增加了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同时也让村集体组织更加有力量。

  在会议期间实地考察中,宁夏产业扶贫具体做法得到与会同志的充分肯定,在这个四省区联盟交流平台上,大家达成共识:贫困地区要发展,离不开产业,离不开基建,更离不开人。

  正如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康国玺所说,要继续巩固发展扶贫工厂、扶贫车间,方便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

  经验共享资源互补片区发展优势增强

  四省区政协联合议政促进了四省区联手“谋大事”,四年的探索增强了四省区发展的凝聚力,经验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发展,成为今后共同前行的目标。

  (下转2版)  (上接1版)

  今年5月顺利脱贫的千阳县地处我省宝鸡市北部山区,是国家六盘山片区县和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这次会议上,千阳县政协主席牛宏劳围绕“政协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促进打赢脱贫攻坚战情况”作交流发言,介绍了县政协一系列经验做法,为其他与会同志提供了新的思路、视角和方法。

  牛宏劳介绍说,在2017年初的一次脱贫攻坚调研中,县政协针对发现的“干部不会帮、群众不会干、考评不会算”矛盾,提出了建立系统化、条理化、可视化、简易化工作机制的建议,引起千阳县委高度重视,经过全县探索实践,形成了“项目超市”工作经验,该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和《人民日报》刊载,成为全国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的典型案例。同时,县政协还协调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瞄准县域主导产业,谋划包装扶贫项目,在省政协主席韩勇的协调下,先后落实陕西有色集团扶贫专项资金1亿元,建成10座光伏电站、6000木矮砧苹果园,落实提水上塬工程项目资金2000万元,这些项目让数以万计困难群众直接受益。

  四年来的持续努力,结下了片区内113万人脱贫阶段性硕果,为片区2020年与其他地区一道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扩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质量,建立区域产业扶贫合作长效机制。”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就建立农业产业合作机制、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和健康扶贫合作机制交流了意见建议,并就相关合作项目进行了协商。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与四省区有关厅局负责同志还就六盘山片区需要国家支持的铁路、公路、水利、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相互深入交流,凝聚更多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陕甘青宁四省区政协六盘山片区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还在重点研究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探讨了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事宜。此次会议承办方除邀请陕西、甘肃、青海三省政协负责同志参加外,还邀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负责同志参加,在更广范围内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共同推动西北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加快步伐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巨艾提·伊明的话说,这是“一个手掌的五个指头齐了,就什么都能抓得起来”。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