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苹果这些年

我有话说 2019-01-14 09:17:16来源:各界导报-老友周刊


     

  国庆节前,脱了纸袋子的苹果经过一场如丝秋雨的洗剂,更加鲜红艳丽。这时候,县农业局介绍来一个深圳客商,与果农协商,谈好了价格。当年,这批红富士苹果打入了深圳刚刚兴起的超市,开启了扶风红富士苹果走入南方高端市场的先河。那一年,我的果园收入了6500元——这在当年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 王应祥

  从部队回到扶风家乡时,已经是改革开放了,“秦冠”苹果在北部乡镇已经大面积栽植。而在此之前,扶风县只有零星的小块面积的中熟苹果,并未形成气候。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从农机管理站调去干武装工作。当时政府机关正推行“砸三铁”,我被下派到法门镇农机管理站搞经营管理,兼管武装部的以劳养武企业。我们在站上成立了一个果品营销公司,向外代收苹果。国庆节时,苹果采摘开始了,我每天带领十多人一组收购苹果,整天在果农的苹果园忙活。

  扶风的秦冠苹果因为地处北乡乔山的山前台塬区地带,海拔高,不仅个大,果面艳红,而且口感格外香甜。吃到嘴里,脆香汁丰。而苹果握在手里会有粘粘的腊质感,那是因为糖多质高在果面的反映。扶风的秦冠苹果曾一度在首都北京一鸣惊人,打出了牌子,畅销全国十多个省会城市,并出口边贸。

  在天度西苏庄子的果园里收购时,我顺手拿出一个大秦冠苹果,放在秤上一秤,竟有1.2斤重。那时候的苹果价格是0.9至1.2元,在当时的低物价时期,这样的苹果价格算是很高了。秦冠苹果一下子让扶风农民致富了,农村大部分的土坯房都换成了砖木结构的一层半新式大房或两层楼房。

  十年之后,元帅系苹果,尤其是富士系苹果的推广栽植,形成了陕西苹果种植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县上大搞苹果建园运动,单位统一安排,那些媳妇在农村的“一头沉”干部,都要求先回家落实苹果建园面积。于是,我也回家在自家的1.2亩地里栽植了苹果树苗。

  建了自家果园,就得上心作务。起初,请技术人员修剪,后来妻子和我也学习摸索着学会修剪果树了。挂果第三年的时候,技术人员在我们村的果园搞套袋技术试验。一个日本小林果袋自己掏1角钱,政府补贴5分钱,妻子花300元买回了3000个袋子,按照技术指导,及时给苹果套上了纸袋子。国庆节前,脱了纸袋子的苹果经过一场如丝秋雨的洗剂,更加鲜红艳丽。这时候,县农业局介绍来一个深圳客商,与果农协商,谈好了价格:80#起步的苹果,一个收购价1.5元,用礼品纸盒包装。当年,这批红富士苹果打入了深圳刚刚兴起的超市,开启了扶风红富士苹果走入南方高端市场的先河。那一年,我的果园收入了6500元。

  回到单位,晚上睡不着觉。1.2亩地的苹果收入,竟然是我这个副科级干部两年的工资。于是,我爬在床上写了篇《召公苹果论个卖,一个苹果一块半》的稿子,第五天就相继刊登在《宝鸡报》《陕西农民报》《陕西日报》上了。这在扶风震动不小,激发了农户大面积栽植苹果的热情。

  栽植苹果的甜头使我看到了改变家庭生活面貌的希望。后来,我又承包了一户果农的2亩果园。在斤果斤肥技术的指导下,加大对果园投入力度,仅这1.2亩苹果就连续几年达到两万元左右的高收入,最多一年竟买到2.3万元之多。时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袁纯清两次与宝鸡市市长来我们村上的苹果基地调研,村上的苹果基地也被省政府评定为“千亩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基地”。当时有四、五亩果园的果农,年收入六、七万元,很是令人羡慕。

  乡亲们手头有钱了,对公益事业也热心起来,自发组织筹钱用水泥硬化了街道,村里那些四、五十岁的妇女也自购娱乐设备,成立了秧歌队、锣鼓队,爱好秦腔的成立了自乐班,加上村里年轻人的广场舞,这些文化活动成了新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后来,我曾两次随作家记者采风团参观扶风县三得利植保果业合作社、木林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海升现代果业基地,这些集华硕、蜜脆、中秋王、烟富3、烟富8等为主栽新品种的现代果业基地,给我的感觉很是震撼。在目前市场果价低迷,户营模式逐渐见衰的情况下,现代果业模式给苹果生产带来新的希望。在木林森果业基地,我看到满果园的树上,都是成熟了的带着文化图案定位的“文化苹果”。苹果经过脱袋后的文化贴纸处理,漂亮至极。一个礼品箱包装12个贴字苹果,出售价高达180元,而且,卖得很俏,成为扶风一宝。

  改革开放后的扶风苹果,真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