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母亲逛京城

我有话说 2019-01-03 09:09:22来源:各界导报


     

  □ 吉源

  母亲老了,我经常问她有什么想法,她常说一句话“想到北京看看孙女”,这是耄耋之年的老母亲近年来的心愿。去年以来,她十分牵挂在北京工作的小孙女,也想去顺便看看在北京工作的侄子。我知道,母亲风烛残年,行动迟缓,其他的风景名胜对她已没了太大的吸引力。

  老人的心愿,也是我的想法,但多因工作原因,不是时间不巧就是杂事羁绊,想法与行动总是难以融洽。

  父亲病逝七年有余,母亲因身体欠佳,断续地住院治疗,我也不敢冒然带其出行。直到去年五一,我和爱人商量,看母亲身体还行,精神状态也好,随即决定:黄金周带母亲去北京了却她的心愿。

  当时北京春暖花开,气候宜人,带老母亲进京探亲应是最佳时节。可到临行时,母亲却因担心自己身体吃不消而犹豫不决,一番劝说后,她才打消了顾虑。事不宜迟,和爱人一起带着老妈踏上了北上的高铁。一路上,妈妈都很兴奋,像个孩子盯着窗外,似乎不想错过任何一处风景。

  记得上次带父母去北京距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二十多年前的春夏之交,我在县委宣传部任职时,因工作业绩突出,很荣幸地接到了北京的请柬,邀请参加会议。激动过后,便想带着操劳了一生的父母在会议之后一起逛逛京城。朋友来家里聊天,得知情况后,提议两家人合租一辆小面包同行。这样,两家人带着父母老少,在一个下午从县城西街出发了。会议结束后,我们一同游览了天坛、颐和园、圆明园等历史名胜。虽然在北京待了不到一周时间,但丝毫不觉疲累。父母那年逛了北京后也精神焕发,逢人便说这一生没白活,去过京城了,看了天安门,真是大开眼界了。

  美好的回忆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如今高铁五个多小时就到北京西客站。抵达小女儿两口生活的住地,妻子问我接下来怎么安排。我便想到了三个地方,就是陪同母亲游雍和宫、恭王府和大观园,一天一个景点,不必太累。

  第一天到了雍和宫,我给母亲介绍,雍和宫乃“龙潜福地”,这里曾有赫赫有名的两位皇帝——雍正和乾隆。最初是雍正的行宫,后改为喇叭庙,也是现今京城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母亲心地善良,一生向善,便加入了祈福的人流,默默许下了自己的心愿。

  次日晨,用过餐早早出了门。母亲不解地问我:“游个恭王府还要这么早,它再大也就一个王府,又不是皇宫,一晌也该够了”。母亲教过书,对于恭王府,对和珅的一些劣行也知道些。一边游览,她一边怨恨地说,这个大贪官,一家子就占有这么大的住宅和花园。

  当我们还在惊诧于恭王府的奢华,感叹和珅贪万贯家财和最后灰飞烟灭的命运时,妈妈的眼里却显得十分平静。其实,多与少、得与失,在母亲的心里也算不了什么。经过了太多人生的历练和磨难,世间的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看着母亲的表情,我明白人生在世,当看淡一切。

  最后一天适逢双休日,女儿亲自驾着他们新买的小车,带我们游览了北京大观园。据说在这里拍摄取景的电视剧有《红楼梦》《还珠格格》《甄嬛传》等都红极一时。对于《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的悲剧,母亲几乎耳熟能详。在大观园里,当我们走过潇湘馆、怡红院、暖香坞、稻香村之后,母亲便不走了,说自个儿歇歇。也许80多岁的母亲是真累了,她坐于绿树浓荫下背靠假山,面对熙来攘往的人流,耳听潺潺流水默不作声,不愿再去省亲别墅、凹晶溪馆、凸碧山庄、蘅芜苑、栊翠庵等处游览,我们便顺其自然。

  在黛玉葬花的“花冢”,我触景生情,不禁想到了逝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亲,以及许许多多渐渐远去的面孔。在心头也发出了黛玉般“今日葬侬知是我,他日葬我知是谁”的感叹。我想:世事沧桑,时过境迁,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抵不过如此。淡去的不仅仅是皇宫旧苑,还有那些风干了的往事。

  逛在北京,满眼的繁华,满眼的温馨。倘若不考虑母亲的身体,王府井、大栅栏、西单这些我所去过的热闹街市,定然少不了我们祖孙三代的身影。

  回到女儿家的夜里,我毫无睡意,暗自思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带着母亲再次逛了京城,我的人生也就少了些遗憾,心也就安妥了。于是,在回程的列车上,我开始谋划着新的旅程。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