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全:30公里路上的追梦人生
2019-08-21 08:26:05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刘红全悉心照料着种植的蘑菇
□ 陈雪 文/图
每天从家到蘑菇基地再到农贸市场,这往返近30公里的路程,刘红全不单是靠三轮车、轮椅、纸片帮助,更要靠毅力才能走完。
今年57岁的刘红全,41岁之前,他和妻子靠勤快的双手,生活原本过得并不拮据。2003年,因患病腿部以下高位截瘫,刘红全家成了黄陵龙首村因残致贫户。“那时候儿子才9岁,看着媳妇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我就想,这日子该咋过呀?”刘红全说,虽然没有双腿但还有双手,家里的生活不能就这么停下来。
起初,刘红全和妻子刘小玲向村主任学习种植蘑菇,随着种植技术逐渐被掌握,他俩就在家里窑洞开始种蘑菇。2008年,黄陵县政府和县残联在村里建起蘑菇种植基地,刘红全就将自家的蘑菇搬到基地大棚里种植。
每天清晨4点钟,刘红全就和妻子准时起床。他们要赶到离家1公里处的蘑菇种植基地里采摘蘑菇,6点钟要将蘑菇送到10多公里处的县城农贸市场批发销售。这往返近30公里的路程,日复一日。
“回来后,就要赶紧做饭,还得给5头猪喂食。”刘小玲说,饭后俩人又得马不停蹄地回到蘑菇基地,给蘑菇杀菌、浇水……似乎总有干不完的活。一般情况下要忙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
“没有午休时间,累的时候就打个盹儿。”刘红全说。
2016年,刘红全家一棚蘑菇就收入了几万元,终于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为了减少养猪饲料成本,夫妻俩又承包了7亩土地专门种玉米。村里人见他们实在忙不过来,就会来帮帮忙。“你别看他,掰玉米比我还快呢!”说起没了双腿的丈夫每天拼命干活,刘小玲眼角微红。
在黄陵,目前蘑菇还处于市场供不应求状态,销路不成问题。今年,刘红全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将一棚蘑菇发展为两棚,因此就更繁忙了。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其他村民也种植蘑菇,主动到贫困户家介绍产业发展补助政策。“食用菌达到1000至2000袋,成活率在90%以上,就给奖补2000元;2000袋子以上的成活率90%以上,每户奖补3000元。”刘红全说,现在县残联已给他补贴了1万多元的产业资金。
在刘红全家的院子里,新盖的几间平房门窗贴着“囍”字。刘红全说,儿子去年结婚了,自己还欠有几万元贷款。“今年努努力,一定要把贷款还清了。”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刘红全每天依旧坚持往返在这30公里路上。
直接点击图片即可翻页